常识 | 都江堰 |
释义 | 都江堰战国时著名水利工程。秦昭王(一说秦孝文王)时,蜀郡守李冰总结了前人治水经验,征发民众,在今四川灌县西北岷江中游主持修筑了水利工程,即后来有名的都江堰。他们用竹笼装上卵石,在岷江中间筑起分水堤埂,把岷江分为郫江(即内江)与检江(即外江)二支,使岷江的水势转为平缓,不仅消除了水患,而且便利了航运和灌溉。“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使成都平原“天下谓之天府也”。后代屡有扩建,都江堰以下内、外两江灌溉总面积曾达到三百余万亩,解放前,工程失修,灌溉面积逐渐缩减至二百余万亩。解放后,经大力整治扩建,如今灌溉面积已扩大到八百余万亩。 都江堰战国时最著名的水利工程,应属岷江水利工程。岷江沿途高山深谷,流水湍急,每到夏季,水量骤增,灌县以下,经常要泛滥成灾。秦昭王时,蜀郡守李冰,是个杰出的水利专家,他总结了过去劳动人民治水的经验,因势利导,兴修了这个把水害改变成为水利的工程。相传在李冰的主持下,成都平原的劳动人民,在今灌县西北的泯江中开凿了与虎头山相连的离堆,在离堆上游修筑了分水坝和湃水坝,把岷江分为郫江(即内江)和检江(即外江)两支,并筑有水门,调节两江的水量。从此把岷江的水流分散,既可免除水灾的泛滥,又便利了航运和灌溉,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由于堤岸修筑在沙和卵石很深的河床上,不容易修筑永久性的堤岸,劳动人民因地制宜,创造了用竹笼装满卵石、累叠成分水堤的方法,使堤岸能够经受洪水的冲击的考验。这个“穿二江成都中”的水利工程(《史记·河渠书·华阳国志·蜀志》以及《水经·江水注》),就是目前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开端。二千二百多年来,一直有着巨大的灌溉效益。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