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都江堰
释义

都江堰 

战国时著名水利工程。秦昭王(一说秦孝文王)时,蜀郡守李冰总结了前人治水经验,征发民众,在今四川灌县西北岷江中游主持修筑了水利工程,即后来有名的都江堰。他们用竹笼装上卵石,在岷江中间筑起分水堤埂,把岷江分为郫江(即内江)与检江(即外江)二支,使岷江的水势转为平缓,不仅消除了水患,而且便利了航运和灌溉。“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使成都平原“天下谓之天府也”。后代屡有扩建,都江堰以下内、外两江灌溉总面积曾达到三百余万亩,解放前,工程失修,灌溉面积逐渐缩减至二百余万亩。解放后,经大力整治扩建,如今灌溉面积已扩大到八百余万亩。
都江堰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在四川都江堰市西北岷江中游。古时曾在都安县境内,称为都安堰,宋、元以后称今名。发源于岷山之南羊膊岭的岷江,水源旺盛,自山区转入成都平原,流速陡降,易游易决,在水利工程兴建以前,水灾特别严重。战国初期,蜀相开明决玉垒山,分引岷江水以排除水患,于是郫县、成都一带,“民得陆处”(《蜀王本纪》)。到秦昭王时,蜀郡守李冰父子访察水脉,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基本上完成了都江堰的排灌水利工程,于是成都平原“沃野千里,号为陆海。”(《华阳国志》)后代屡有扩建,主要设施是在岷江江心,以竹笼装卵石,堆砌成鱼嘴状的分水工程,下接金刚堤,使岷江在此分为外江及内江两股。外江系岷江正流,在下游辟有许多灌溉渠道,兼具排洪作用;内江为人工渠道,凿玉垒山成宝瓶口,由此向下辟为走马河、蒲阳河及柏条河等,穿入成都平原,成为灌溉兼通航运的渠道。在都江堰附近,还兴建了排水入外江的平水漕、飞沙堰等工程,使进入内江过多的洪水、泥沙自动泄归外江,以确保内江灌溉区的安全。都江堰附近的河底常易被沙砾卵石充填淤高,每年必须在外江、内江轮流用杩槎断流,以便进行淘挖。后人制定了“深淘滩、低作堰”的岁修原则,以及“遇弯截角,逢正抽心”的八字治水方针。都江堰以下内、外两江灌溉总面积曾达三百余万亩,后工程失修,灌溉面积逐渐缩减至二百余万亩。建国后,经整治扩建,现灌溉面积已扩大到八百多万亩。

都江堰 

战国时最著名的水利工程,应属岷江水利工程。岷江沿途高山深谷,流水湍急,每到夏季,水量骤增,灌县以下,经常要泛滥成灾。秦昭王时,蜀郡守李冰,是个杰出的水利专家,他总结了过去劳动人民治水的经验,因势利导,兴修了这个把水害改变成为水利的工程。相传在李冰的主持下,成都平原的劳动人民,在今灌县西北的泯江中开凿了与虎头山相连的离堆,在离堆上游修筑了分水坝和湃水坝,把岷江分为郫江(即内江)和检江(即外江)两支,并筑有水门,调节两江的水量。从此把岷江的水流分散,既可免除水灾的泛滥,又便利了航运和灌溉,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由于堤岸修筑在沙和卵石很深的河床上,不容易修筑永久性的堤岸,劳动人民因地制宜,创造了用竹笼装满卵石、累叠成分水堤的方法,使堤岸能够经受洪水的冲击的考验。这个“穿二江成都中”的水利工程(《史记·河渠书·华阳国志·蜀志》以及《水经·江水注》),就是目前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开端。二千二百多年来,一直有着巨大的灌溉效益。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5:4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