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泰 128—169
字林宗,太原界休(今属山西)人。其家世代贫贱,自幼丧父。师事成皋屈伯彦,三年之后,博通典籍。乃游于洛阳,见河南尹李膺,李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后归乡里,政府官员和著名儒生共有数千辆车子,一直送行至黄河边上,郭泰只与李膺同舟渡河,众人望之似神仙一般。司徒黄琼征辟,太常赵典举有道,但其见政局动荡,皇帝昏庸,遂拒绝出仕。汝南范滂称之为“隐不违亲,贞不绝俗,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郭泰为人聪明知人,喜欢提携后进。身高八尺,容貌魁伟,褒衣博带,周游各地。有一次在齐梁间行路遇雨,头巾的一角折起,时人争相效法,称之为“林宗巾”,其受世人倾慕可见一斑。郭泰虽品行高尚,却不象其它党人那样激烈地抨击时政,及遭遇党祸,当时知名人士多被杀戳,只有郭泰与袁闳得免。遂闭门教学,有弟子数千人。建宁二年(公元169)正月,卒于家。一千多士大夫皆来会葬。蔡邕亲为碑文,其中有云:“于时缨緌之徒,绅佩之士,望形表而影附,聆嘉声而响和者,犹百川之归巨海,鳞介之宗龟龙也(《全后汉文》卷七十六《郭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