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仪礼经传通解》本名《仪礼集传集注》。南宋朱熹、黄榦等撰。凡三十七卷,续二十九集,共六十六卷。北宋时,王安石尊《周官》,废《仪礼》;朱熹乃以《仪礼》为“经”,而将《礼记》及诸经史杂书中所载古代礼制,附在“本经”之下,兼取后儒注疏,加以解释,成家礼、乡礼、学礼、邦国礼各卷;丧、葬二礼,由其门人黄榦续撰;祭礼尚未订定,黄榦去世,杨复重修续成。是研究古代礼制的参考书。 仪礼经传通解书名。南宋朱熹、黄榦等撰。初名《仪礼集传集注》。今本凡三十七卷、续二十九卷,共六十六卷。朱熹“以《仪礼》为经”,而将“《礼记》及诸经史杂书所载有及于礼者,皆以附于本经之下”(《乞修三礼札子》),兼采后儒注疏,加以解说,撰成《家礼》、《乡礼》、《学礼》、《邦国礼》各卷。丧、祭二礼,由其弟子黄榦续撰,《祭礼》尚未订定而殁,后又由杨复重修续成。是书以礼制言,古礼梗概节目较为完备,为研究古代礼制重要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