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郑国渠
释义

郑国渠 

战国末期秦国在关中平原修建的人工灌溉渠道。公元前237年,秦国采用韩国水工郑国建议,自中山西(今陕西泾阳西北)引泾水至瓠口(即焦获泽,在今陕西泾阳西北)为渠,沿北山(指关中平原北面诸山),向东注入洛(今北洛河)三百余里,灌溉舄卤之地四万余顷。于是关中为沃野,秦以富强。
郑国渠战国时期关中平原上最早兴建的大型人工灌溉渠道。秦王政元年(前246;一说十年)采纳韩国水工郑国的建议开凿,故名。主要工程从中山西瓠口(即谷口,又称焦获薮,在今泾阳县西北)利用西北向东南逐步倾斜的地形,引泾水东流,至今三原县北,合浊水,利用浊水及石川河水道,再引流东经今富平、蒲城之南,注入洛水。全长三百余里。整个工程由渠首、引水渠、灌溉渠三部分组成,除在中途利用部分天然河流作灌溉渠外,还截取了纵流小河作水源的补充,设计合理。建成后,“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相当今二百八十万亩),皆亩收一钟(即六石四斗)。从此,“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均见《史记·河渠书》)。唐代郑、白二渠趋于混合,主要发展白渠,郑国渠逐渐堙废。

郑国渠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前,韩国企图减轻秦国的军事压力,派了水工名叫郑国的,进说秦国使用人力,修建引泾水灌溉的水利工程。从仲山(今陕西省泾阳县西北)引泾水向西到瓠口(即焦获泽)作为渠口,利用西北微高,东南略低的形势,沿着北江的南麓引水向东伸展,经今三原、富平等县,穿过许多纵流的小河,从今大荔县东南,注入洛水(即北洛水),称为郑国渠。这样把许多纵流的小河截断,引向灌溉总渠中,小河的水就成为灌溉的水源。郑国渠全长三百多里,灌溉土地四万多顷。相传人们利用泾水而有效的特点,在一段平坦的河床下游,利用木料筑成圆廪,填进巨石,成为“石困”,利用大量“石囷”排列成堰骨,使泾水到此减低流速,沉淀部分粗沙,引进细沙入渠,既可用来灌溉,又可冲压、降低耕土层中的盐碱含量,收到改良土壤的效果,从而使每亩(相当于现在的0.74亩)增产到一钟,即六石四斗(每斗相当于今二升)。从此关中成为肥沃的田野,常获丰收。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7: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