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郁达夫 |
释义 | 郁达夫(1896—1945)小说家、散文家。原名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1911年曾就读于杭州府中学。1913年赴日本,次年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1919年入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并开始文学活动,为创造社发起人之一。早期作品《沉沦》、《茫茫夜》、《茑萝行》、《采石矶》等反映了中国留日学生身居异乡所遭受的屈辱、青年处于黑暗现实中找不到出路的苦闷,多有变态性心理的描写和浓厚的抒情色彩,成为前期创造社浪漫主义倾向的突出代表。1922年回国后参加《创造月刊》的编辑工作,并先后执教于安徽公立法政学校、北京大学、广州中山大学等校。1923年到1927年间写有《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微雪的早晨》等自己认为“多少带有一点社会主义的色彩”的小说。以后发表的重要小说有《她是一个弱女子》、《迟桂花》。三十年代曾加入左联、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组织。抗战期间,参加郭沫若领导的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的抗日宣传工作。1935年后主要写作游记、随笔,有《钓台的春昼》、《移家琐记》、《寂寞的春潮》,感时忧国,行文跌宕多姿。1938年底,赴南洋各地从事抗日文化活动。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苏门答腊的武吉丁宜。1952年被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为烈士。有《郁达夫文集》(12卷)行世。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