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邝露(1604—1650)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湛若。工书善诗,人称其诗有《小雅》之怨悱、《离骚》之忠爱。见海内动荡,学骑射。亡命广西,遍寻旧迹,归撰《赤雅》,记其山川风土及歌舞、战阵之制。南明唐王时,任中书舍人。永历中,受桂王命至广州。清兵破城后抱古琴自杀。有诗集《峤雅》等。 邝露(1604—1650)明清之际诗人。本名瑞露,字湛若。南海(今广东广州)人。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以荐入翰林。少客金陵,与阮大铖交善。以才略自负,见海内多事,因学骑射。以事亡命广西,游于五姓土司,为瑶族女将云亸娘掌书记,归著《赤雅》一书,纪其山川风物、民俗人情。清兵下广州,抱其宝琴投水死。善鼓琴,工书法,尤精篆隶。所为诗“忧天悯人,主文谲谏”,“虽《小雅》之怨悱,《离骚》之忠爱,无以尚之”(屈大均《广东新语》)。王士禛《渔洋诗话》称其为粤东诗派“开其先路者”,汪端《明三十家诗选》谓其诗“清旷超妙,如月冷江空,孤鹤夜警”。著有诗集《峤雅》。生平事迹见清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二一、《明诗纪事》辛签卷七、《清诗纪事初编》卷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