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赵盾 |
释义 | 赵盾(?—前602)亦称赵宣子、宣子、赵孟、宣孟。春秋时晋国人。赵衰子。晋襄公七年(前621),任中军帅,制定法令,执掌国政。襄公卒,他以太子年幼,使士会、先蔑至秦迎公子雍即位,后因襄公夫人穆嬴力争,遂于次年立太子夷皋为君,是为灵公。又阻击送公子雍的秦军,败之于令狐(今山西临猗西南)。旋以新君初立,邀鲁、齐、宋、卫、郑、陈、许、曹诸国君在扈(今河南原阳)会盟,是为晋大夫主盟之始。晋灵公六年(前615),率军与秦战于河曲,秦军夜遁,晋师无功而返。因屡谏灵公荒淫暴虐,遂为灵公所忤。十四年,灵公欲加谋杀,他避祸出走,未出境,其族弟赵穿杀灵公,他归而迎立晋成公。共专晋国政二十年。赵盾 生卒年不详即“赵宣子”。春秋时期晋国的执政。赵衰之子。公元前621年任中军元帅,掌握国政。公元前607年因避晋灵公谋害而出走,未出国境,其弟赵穿杀死灵公,遂又回来拥立晋成公,继续执政。他执政期间,整顿刑法,整理爵秩,作为晋国常法。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