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赵昚
释义

赵昚  1127-1194

宋孝宗。字元永、元瑰。初名伯琮,后赐名瑷,又名玮。太祖七世孙,父为季王赵子侢,庙号孝宗。高宗无子,赵昚被纳为嗣子,育于宫中。即位前曾为保庆军节度使、宁国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镇南军节度使,受封建国公、普安郡王、建王。绍兴三十二年(1162)立为皇太子,高宗退位后即位,时年三十六岁。其为太子时即力主抗金,金兵南侵,两淮失守,朝臣多劝高宗退避,他坚决反对,并上书请求亲作前锋抗金。即位初,召见主战派张浚等,又追封岳飞、岳云官爵,依官礼改葬,岳飞的子孙也都特予录用,驱逐秦桧余党,支持抗战,朝野上下精神振奋。隆兴元年(1163)孝宗同意张浚出兵渡江恢复中原的计划。北伐之师初进军顺利,然因前些年部队战斗力受损,两支北伐军将领不和,宋军战败,遂对北伐动摇。张浚被排挤出朝廷,与金签订“隆兴和议”,此后三十余年基本上无战事。淳熙十六年(1189),退位,自称太上皇,传位给太子惇,在位二十七年。绍熙五年(1194)卒,终年六十八岁,葬于永阜陵。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1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