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赵执信
释义 赵执信(1662—1744)清山东益都(今青州)人,字伸符,号秋谷,晚号饴山老人。康熙进士,授编修,官至右春坊右赞善。康熙十八年(1679),以国丧时违制观演“长生殿”戏,被劾罢官。既归,放情诗酒,纵游南北。幼承家学,颖慧能诗。论诗以写性真为主,主张诗中有人,诗外有事,与王士祯之重神韵不合,著《谈龙录》,谓诗以言志,意在诋士祯。诗中不乏反映人民疾苦,讽刺地方官吏之作。著有《声调谱》、《因园集》、《饴山文集》等。
赵执信(1662—1744)清诗人、文学评论家。字伸符,号秋谷,晚号饴山老人。山东益都(今青州)人。康熙十八年(1679)进士,授编修。时名流集京师,过从谈议,最为朱彝尊、陈维崧、毛奇龄所重。出典山西乡试,迁右赞善。二十八年,坐国丧间观《长生殿》演出而革职。曾南游至苏州、广东等地。为人峻峭,娶王士禛甥女,初相引重,后不合。曾向王问诗声调,王不与,乃自加研讨,成《声调谱》。又因王论诗比之神龙见首不见尾,所露仅一鳞一爪,遂著《谈龙录》,主张诗言志,诗中有人,诗外有事,意在诋王。独服膺常熟冯班,自称私淑弟子,然班诗崇尚李商隐与宋代西昆体,与赵诗“以思路劖刻为主”(《四库全书总目》)者不相近,而班著《钝吟杂录》斥倡言妙悟之严羽,故赵借冯以反对王之神韵说。赵诗有若干讽刺现实、意义深刻之作,如《甿入城行》等,为时人所不敢为。与宋琬、施闰章、王士禛、朱彝尊、查慎行合称“清初六家”。著有《饴山堂集》。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四、《清史列传》卷七一、《国朝名家诗钞小传》、汪由敦《前右春坊右赞善赵先生执信墓志铭》。

赵执信  1622—1744

字伸符,号秋谷,山东益都人。赵执信的祖父赵进美,官至福建按察使,很有诗名。执信承其家学,少年时即会吟咏。康熙十八年(1679)进士,时年十九,授编修。与朱彝尊、陈维崧、毛奇龄订忘年交。康熙二十八年(1689)因国丧宴饮观剧,被罢官归家。放情诗酒,为王士祯甥女婿。曾问声调于士祯,士祯不肯指点。回去后取唐人诗集细心探求,竟得其法,写《声调谱》一书。所居之地名“因园”,依山构建亭榭,极尽天然之趣。平生好游览,游历所至,乞求诗文者纷纷而来。后与王士祯不协,驳士祯神韵说,著《谈龙录》云:“诗以言志,诗之中须有人在,诗之外尚有事在”,驳士祯神龙不见首尾,所露唯一鳞一爪之说。所著诗文有《饴山堂集》乾隆九年卒,年八十三岁。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2:3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