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赛金花 |
释义 | 赛金花话剧剧本。夏衍作。载《文学》1936年6卷4期。庚子事变中,义和团打死德国公使,德国要求慈禧太后向公使夫人赔礼道歉,否则不签订和约。议和大臣李鸿章为维护慈禧太后的面子,利用妓女赛金花与联军统帅瓦德西的特殊关系,让其从中疏通说情。清政府以替德国公使立牌坊为条件,使公使夫人息怒,终于与联军达成协议;而赛金花却被赶出北京。剧本鞭挞了清政府的反动腐朽,对赛金花给予一定的同情,但对义和团的革命历史作用缺乏正确认识。 赛金花(约1872—1936)原名傅彩云。江苏盐城人。幼居苏州。父以挑水为业。鬻为雏妓。光绪十三年(1887)被状元洪钧纳为妾。旋洪出任驻俄、德、奥、荷公使,随夫出国。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初随洪归国。不久,洪病死。旋脱离洪家,潜至上海复为妓,取名曹梦兰。后至天津,改名赛金花。八国联军陷北京,她在京与个别德国军官(并非瓦德西)有接触。后因虐待幼妓致死而下狱,解往苏州。出狱至上海操旧业。晚年潦倒,病死于北京。小说《孽海花》即以洪钧与傅彩云的关系为线索,描述了清末三十年上层社会的生活。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