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贾鲁治河
释义

贾鲁治河 

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贾鲁对黄河的治理。贾鲁字友恒,河东高平(今属山西)人,历任监察御史、工部郎中、工部尚书、中书左丞等官。至正四年五月,大雨二十余日,黄河暴溢,平地水深二丈许,白茅堤、金堤相继决口。沿河郡邑,如济宁路(治今山东巨野)、大名路(治今河北大名南)、东平路(治今山东东平)、以及曹州(治今山东荷泽)等处,都遭受严重水灾。洪水沿运河北侵安山(今山东梁山境内),漫衍至济南、河间两路。这不仅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而且破坏了运河漕运,冲毁了山东盐场,使元政府的南北运输与财政收入遭受巨大损失。至正九年,右丞相脱脱力主治河,并向朝廷推荐了贾鲁。在此之前,贾鲁为山东道奉使宣抚首领官,曾循行被水郡邑,后又为都水使者,奉命循行河道,考察地形,往复数千里,并向朝廷提出了治河建议,但未及实行。至正十一年四月,贾鲁任工部尚书兼总治河防使,奉命治河。元政府签发了汴梁(治今河南开封)、大名等十三路民工十五万以及庐州(今安徽合肥)等十八翼军士二万,投入治河工程。贾鲁采取疏、浚、塞等多种治河措施,在黄陵冈(今山东曹县东南)及其附近,堵塞黄河决口,修复护河堤岸,并疏通了由黄陵冈南至哈只口,西至阳青村的河道,迫使黄河通过新浚河道,由哈只口入故道,然后再合淮入海。这次治河,从四月下旬开始动工,至十一月水土工毕,前后仅半年多时间。元末,黄河沿岸洪灾、饥荒、瘟疫本已十分严重,贾鲁治河进一步加重了农民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速了农民大起义的爆发。

贾鲁治河 

黄河自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夺淮后,使黄淮沿岸人民受尽苦难。元代黄河决溢达二百余次。至正四年(1344),黄河从白茅决口,改道北徙。至正八年(1348),贾鲁受命任都水监。他上任后,“循行河道、考察地形,往复数千里,备得要害,为图上进二策:其一,议修筑北堤,以制横溢,则用工省;其一,议疏塞并举,挽河东行,使复故道,其功数倍。”至正九年,朝廷采纳其后策。命贾鲁为工部尚书、总治河防使,发汴梁、大名十三路十五万民工、庐州戍军二万修河,四月鸠工,七月凿河成,八月决水故河,九月通航,十一月诸埽堤筑成,河复故道,东汇于淮,竣工。据欧阳玄的《至正河防记》,贾鲁治河前后共一百七十天左右,动用人力近二十万,合计用工约三千八百万,疏浚河道二百八十多里,堵塞大小决口一百○七处,总长达三里多,修筑堤防上自曹县,下至徐州,计七百七十里。工程之大,是我国治河史上罕见的。疏浚工程完成后,他又创造了石船堤断水法:(是这次治河取得的重要技术成就)用大船二十七艘,组成三道船堤;用铁锚、大绳固定船身。船上铺草、排石、布埽、钉木板。用竹篱笆,夹草石立桅前,长一丈多,曰水帘。然后同时凿沉巨舟,断流为坝。又依船堤加筑草埽三道,依石船为靠,牢不可破。黄河决口断流,复归于故道入海,这条河道被称之为贾鲁河。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3: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