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读易大旨》明清之际孙奇逢著。凡五卷。康熙八年(1669)成书。《义例》云:“余至苏门,始学《易》,时年已逾花甲。年老才尽,偶据见之所及,撮其体要,以示门人子弟,原非逐字逐句作解。故曰‘大旨’”。意在讲明大意,不在逐字逐句解释。卷首为《总论》,卷一为《上经》,卷二为《下经》,卷三为《系辞上传》、《系辞下传》,卷四为《说卦传》,卷五为《兼山堂答问易》、《与三无道人论易》之语。后其曾孙孙用正收辑散于他书中的论《易》之语五条,汇冠卷首,题为《义例》。此书不涉及河图洛书之说,大意阐发义理,切近人事。“以《象传》通一卦之旨,由一卦通六十四卦之义。凡所训释,皆先列己说,后附旧训。”(《四库全书总目》卷六)收入《四库全书》,今收入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孙奇逢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