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读书札记》明徐问著。八卷。为作者任贵州巡府时与从学诸人的问答和读书笔记。认为“天体浑沦,轻清积气”(卷一)。以“理”和“太极”为世界的本体,提出“理在天则,太极为根”(卷三)。“太极之有动静而生阴阳”,“阴阳变合而生五气五行,播于四时,散为万物”(卷一)。认为世界是运动变化的,“二气之变,所以尽天地之用也”。“静极复动也,动静互为其根”(卷一)。人性论认为“理犹全粹,本无不善”,“人禀受理气,原不相离,气质中则有清浊善恶耳”。“性字训义从心生,以人心具此生理,而实不外乎气也。”(卷三)继承程朱理学,力诎心学,批评“象山从禅处着脚,却从高处立论”(卷五)。总结前人的修养功夫说,认为“主一无适为存养工夫,非礼不动为省察工夫,格物穷理为致知工夫,义以方外为力行工夫,反躬践实亦在义方之内矣。先儒反复辩论,要无出此。”(卷三)收入《四库全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