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诸葛恪北伐
释义

诸葛恪北伐 

魏嘉平四年(252),孙权病死,孙亮即位,由大将军诸葛恪和侍中孙峻辅政。诸葛恪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整顿内政上,而是目空一切,雄心勃勃,不切实际地想一举灭掉魏国。

嘉平五年(253),诸葛恪调动二十万大军,倾巢而出,大举进攻曹魏。当时,朝中大臣都不赞成兴师远征,诸葛恪不接受功阻,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申述北伐的理由。派司马李衡至蜀,劝说姜维,“使吴攻其东,汉入其西,彼救西则东虚,重东则西轻,以练实之军,乘虚轻之敌,破之必矣。”(《三国志·吴书》卷六十四注引《汉晋春秋》)姜维同意出兵伐魏。朝中诸臣不敢面争,只有卫将军滕胤向诸葛恪争谏,说:“兴师出征,民疲力屈,敌人又有准备,如果攻城不克,野略无获,这不仅丧前劳,而且要招后责。”诸葛恪非但不听,还指责不同意北伐的人是“不见计算,怀居苟安。”

诸葛恪率大军包围新城(今湖北房县),攻守连月,城不拔。当时天气炎热,士卒疲劳,病者过半。诸葛恪自知失计,而耻城不下,迁怒部将。将军朱异有所是非,恪大怒,立夺朱异兵权。都尉蔡林多次陈述军计,恪不能用,蔡林策马投奔曹魏。诸葛恪这次出征,不仅没占便宜,反而损失惨重。适值魏遗司马孚督援军至新城,诸葛恪只好引军而去。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16:5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