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仁学》近代谭嗣同著。成书于光绪二十二年至二十三年(1896—1897)间。书写出后,谭嗣同曾抄录副本分别寄给梁启超和唐才常。光绪二十五年梁、唐分别在日本出版的《清议报》和上海出版的《亚东时报》上连载发表。该书集中反映了谭的政治观点和哲学思想。吸收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和资产阶级经济、政治、社会学说,结合中国传统的儒、道诸家思想及佛教华严宗、法相宗思想,熔铸成庞杂的思想体系。提出《界说》二十七条,为全书纲领。哲学上既承认物质性的“以太”为宇宙万物的基础,把自然界看作“日新”演化之流,而其演化的本源是以太本身“异同攻取”之“动机”;又将“以太”说成是与“仁”相通的东西,从而认为“仁为天地万物之源,故唯心,故唯识”。试图建立一个唯心主义的“仁学”体系。提出“仁以通为第一义”,认为“通之象为平等”,而“平等者,致一之谓也,一则通,通则仁”;主张以“仁-通-平等”的公式作为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普遍准则。以“两三世”说阐述社会历史进化过程,即从“内卦之逆三世”到“外卦之顺三世”的由“逆”而“顺”的曲折演化过程。批判封建专制和传统礼教的束缚,号召冲决社会的“网罗”。提倡变化日新,尽破一切“不仁”、“不通”的黑暗局面,以达“中外通”、“上下通”、“男女内外通”、“人我通”,宣传资产阶级平等、民主、自由思想。同时阐述了君民关系的新观念,强调君为民所共举,君要“为民办事”,抨击君主专制,为变法维新、实现君主立宪制造舆论。试图依靠“心力”(圣人的“仁”心,宗教的“慈悲”心)去普度众生,以通向大同社会。自称以“循环无端,道通为一”两语为领会《仁学》一书的要诀,提出行“仁”须破一切对待之词,以泯灭客观世界中的一切矛盾和差别,反映了哲学上的唯心主义、相对主义倾向。此书各刊本内容与章节略有差异。编入《谭嗣同全集》时,经校勘辨证,较为完备。 仁学书名。近人谭嗣同著。二卷。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成书。最早由梁启超在日本印行。今本据1911年国民报社出洋学生编辑所版。作者从圣教之旨、自然之理、孔子改制之道、《春秋》“三世”之义诸方面,说明事物“变化”、“日新”则存,反之则亡,为变法维新提供理论根据。内容包括哲学、宗教以及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政治学说。作者继承王夫之“道不离器”的观点,认为“道”应随“器”而变,批判“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儒家传统思想。又借用西方物理学的“以太”概念解释“仁”,提出“以太”即“仁”;“仁为天地万物之源,故惟心,故惟识”,以主观精神为宇宙之本原。又谓“仁以通为第一义”,主张“内外通”、“上下通”、“人我通”。试图以“通”来打破封建闭关自守、“君民相隔”,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实行人人平等。为此,作者猛烈抨击现存制度,发出“冲决”封建“网罗”的呼声。提倡资产阶级民权,批判封建君权;主张男女平权、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揭露封建纲常名教的欺骗性和危害性等,集中反映作者的哲学和社会政治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