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
释义 |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近现代梁启超著。始作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流寓日本时。旨在综论中国古今学术思想演变之迹。肯定世界上古史、中世史时代之学术思想均“我中华第一”,惟近世史才相形“汗颜”。自称生此中华之国,“享此学术思想之恩泽,则歌之舞之,发挥之光大之,继长而增高之”,为吾辈之责。将数千年学术思想分为七个时代:以春秋前为胚胎时代,春秋末及战国为全盛时代,西汉为儒学统一时代,魏晋为老学时代,南北朝、隋唐为佛学时代,宋元明为儒佛混合时代,近二百五十年则为衰落时代。一一分列论述,勾画其思想沿革、学派流变的过程,并指出“时代与时代之相嬗”,分析一时代中“含有过去时代之余波,与未来时代之萌蘖”。所论颇多卓见,对以后学者如胡適等人的思想史、哲学史研究有一定影响。原书分十六章,当时只写了前六章,光绪三十年又写成八、九两章(余稿均未续补),改题为《近世之学术》。后一并收入《饮冰室合集》。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