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观察使 |
释义 | ![]() ![]() ![]() 观察使官名。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停诸道采访处置使、黜陟使而置,又称观察处置使,掌监察所部官吏清浊善恶,张举朝廷大纲。未设节度使的江南、岭南诸道,则置为最高长官,总领军政、民政,下设副使、支使及掌书记、判官、推官、巡官、衙推、随军、要籍、进奏官各一人。后期多由节度使兼领,有支使、判官、推官、巡官、衙推等属。宋初沿置,有实任与遥领之别,后多用为四品武臣及宗室寄禄官,无定员,无职掌,不驻本州。元丰改制定正五品,位承宣使下、防御使上。西夏亦置。辽为观察使司长官,掌本州行政。金诸节镇以节度使兼,掌同府尹兼军州事。明初亦设,旋革。 观察使地方官名。辽观察州设观察使司,领以观察使,为本州行政长官。下设观察副使、观察判官。 观察使官名。唐高宗乾元元年(758)改采访处置使为观察使,掌一道州县官的考绩及民政。初期,观察使设于无节度使的地区,后与节度使职互兼。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