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西夏文字
释义

西夏文字 

《宋史·夏国传》说:“元昊自制蕃书,命野利仁荣演绎之,成十二卷。”1036年(宋仁宗景祐三),元昊颁布新创制的西夏文,尊为“国书”。西夏文是仿照汉字改制成的方块字。字体也有草书、隶书、篆书。文字结构有全、左、右、干、头下等区别。字体的创制,多用汉字六书的会意法,也有形声、转注等构字法。西夏文笔画繁多一字一音,共有六千多字。元昊规定,夏国文书纪事一律用“国书”。1037年设立夏字院,使西夏文得到推广。西夏文字的创制,是夏国进入阶级社会、建立国家的重要标志。以后又编出《音同》、《文海》、《杂家》、《五音切韵》等字书。西夏统治的近二百年中,西夏文广泛用于法律、讼辞、碑刻、官印、禁牌、钱币和翻译汉典籍与汉、藏、回鹘文佛经等。西夏灭亡后,其文字仍长期在宁夏一带流传。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2: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