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頠 267—300
字逸民。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晋尚书令裴秀子。博学多闻,自幼知名,被誉为一时之杰。晋惠帝时,官累迁至侍中、尚书左仆射,与张华等尽心尽力辅佐朝政,当时虽庸人惠帝和虐后贾氏当朝,而海内晏然,裴、张之功不可没。虽为贾后表兄弟,但不阿附她,曾谋废之,以立太子生母谢氏,因司空张华、侍中贾模不合作而作罢。赵王司马伦极力向贾后献媚,数请任朝官,遭裴頠与张华坚决反对,司马伦怨之。贾后害太子,裴与张苦谏无效,司马伦以太子无罪而死为由杀贾后时,并诛裴頠以泄私愤。頠重视倡导儒学,曾奏修国子学,刻写石经,还命人完善礼仪制度。对放荡不羁、不屑世务的人深恶痛绝。见识深远,善长辩论。人称“言谈之林薮”。每与玄学家争论,以“崇有论”反对何晏、王弼等人的“贵无”学说。提出“始生者,自生也”,具有唯物主义因素。指出玄谈败坏世风,破坏礼法,“礼制弗存,则无以为政矣”(《崇有论》)。王衍之流交相辩难,无不被他驳倒。其观点对后起的玄学家如郭象等影响较大。当朝野士人竞相以王衍等人为宗,信奉“无”中生“有”之论时,裴頠独持异说,大谈具有唯物论因素的“崇有”,足可见其傲骨。然而,他毕竟是封建君主的臣子,他为“风教陵迟”而焦虑,大力倡导儒教,无非是想在名教的约束下,恢复原有的封建统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