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裴秀 |
释义 | 裴秀(224—271)西晋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字季彦。少好学,能属文。魏大将军曹爽辟为掾,爽诛,以故吏免。仕魏累迁尚书仆射。咸熙初,厘革宪司,议改官制,又议行五等之爵。司马昭立嗣,力主定昭子炎。炎受禅即帝位,迁尚书令,封巨鹿郡公,久之,拜司空。创制朝仪,广陈刑政,朝廷多遵用之。在位四年,为当世名公。曾总结前人制图经验,在《禹贡地域图序》中提出“制图六体”: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即地图绘制上的比例尺、方位、距离,以及逢高取下、逢方取斜、逢迂取直即把人行道路变为水平直线距离的原则。自此至明末为中国制图者所遵循,在世界地图史上也有重要地位。绘有《禹贡地域图》、《地形方丈图》。前者为历史地图,后者为简缩的晋地图。 裴秀(224—271)西晋地理学家。字季彦。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博学强记,八岁即能属文。仕魏,袭父爵清阳亭侯,官至尚书仆射。入晋,官至司空。因服寒食散不当而卒。曾作《禹贡地域图》十八篇,开我国古代地图绘制学之始。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四篇,多为残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三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三五。 裴秀 224—271字季彦,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士族出身。魏曹爽专权时,任黄门侍郎。爽诛,免官。司马昭擅政时,复参议军国政事,曾随昭征讨叛将诸葛诞,参与谋略的制定。咸熙初,司马昭为抬高自己的地位,让荀等修定礼仪,贾充等改定法律,裴秀则以尚书仆射身份主持官制调整。他参加了议定公、侯、伯、子、男“五等之爵”,对骑督以上的六百多官吏封以爵号,尤其是划定了二十个郡为司马昭的封地,给其子孙宗亲的爵号也一如帝王之仪,为司马氏名正言顺地代魏作准备。裴秀还为司马炎继承晋王之位出过力,故晋朝建立后,先后升任尚书令、司空,可以为所欲为。司隶校尉李熹劾奏裴秀派人侵占官田,武帝以秀“有勋绩于王室”而不追究。不过,裴秀对朝政还是颇为留意的,他曾建议尽快发兵攻吴,还欲改革职责不明的尚书省三十六曹,未果。著有《禹贡地域图》十八篇,提出绘制地图必须遵守的六条原则,在我国地图学史上具有突出意义。又著《易》及《乐论》,已佚。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