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袁宏道
释义 袁宏道(1568—1610)明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字中郎,号石公。万历进士。授吴县知县。万历二十六年(1598)改顺天府(今北京)教授。历官国子监助教、礼部主事、考功员外郎等,立岁终考察群吏法。官至稽勋郎中。三十八年病归,卒于家。喜游山水,善诗文,反对复古摹拟,主张崇尚自然,与兄宗道、弟中道称“三袁”,为公安派首领。著有《宗镜摄录》、《袁宏道诗文集》等。
袁宏道(1568—1610)明诗文家、文论家。字中郎,号石公。公安(今属湖北)人。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选吴县知县,不久解官去,起授顺天教授,历国子助教、礼部主事,以清望擢吏部验封司主事,改文选,移考功员外郎,迁稽勋郎中。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是公安派的创始者。在“三袁”中宏道成就最高。其思想受李贽影响较深,于诗文不满李攀龙等的摹拟、复古主张,强调“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序小修诗》)。企图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重视小说戏曲和民歌在文学上的地位,认为《水浒传》文学成就高于《六经》、《史记》,在其《觞政》中,还以《水浒传》、《金瓶梅》并列为“逸典”。作品真率自然,游记散文清新秀逸,成就较大。著有《袁中郎全集》。杂著多种,收于《袁中郎集》者有《狂言》、《觞政》、《瓶史》、《广庄》等九种。生平事迹见明袁中道《珂雪斋集》卷一八所作行状、《明史》卷二八八。

袁宏道  1568—1610

字中郎,号石公,公安(今属湖北省)人。明神宗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历官吴县知县,顺天府教授,国子助教,礼部主事、吏部騐封主事、考功员外郎、稽勋郎中等。后弃官隐居,以文学著述为事。其兄宗道、弟中道,皆有才名,并称“三袁”,宏道成就最高。与李贽交,受其影响较深。其前期高擎反复古的旗帜,倡性灵说,创公安派,对假道学、赝古文开展批判。时吴越间,学问宗李晋江(贽),诗文宗袁公安。后期论学以敬持、以澹修,革新锐气开始消减,诗文亦趋平淡。其论诗文主张古今各有所长,反对厚古薄今,文与时变,日求其新。反对模拟、蹈袭。其文学批评贵“真”,以人的喜怒哀乐嗜好情欲为真,反对诗文言法,言格调,提倡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谈性灵,讲求“露”,要求诗文能表达自己特定的感情,独创的风格,显露其本色。提倡“俗”,形式上为士兵俗语,效民歌作诗;内容上描摹世俗的人情物欲。强调“趣”,以为表达市民的日常生活之趣,是诗文的宗旨。宏道的文学思想具有晚明社会新的时代色彩。在文坛上引起巨大反响。著有《袁中郎全集》,其中诗作多有感而发,明白浅近;散文小品,则清新洒脱,不乏佳作。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0:4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