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补试 |
释义 | 补试宋太学招生考试,称为补试。庆历四年(1044),规定每年一次,考论一首。神宗后,改为一年四试,考经义。高宗时,改为一年两次,后因考生增多,年仅春季一试。孝宗初,规定礼部试后,由朝廷差官锁院,各地举人皆可赴试,录取合格者补外舍,称为混补。后因考生太多,改行待补法,对投考人数加以限制。武学、医学、宗学等亦以补试招生,试法大体仿照太学。州、县学每年春、秋补试两次,白身人考试经义合格,即注学籍。参见“混试法”、“待补法”。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