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蕅益 |
释义 | 蕅益(1599—1655)明末清初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俗姓钟,名智旭,又名际明、声,字振之,别号八不道人,以号行。早年习儒,誓灭释老,著《辟佛论》。后读莲池著作,转而信佛。二十四岁出家。初住安徽九华山,晚年移居浙江孝丰(今安吉)灵峰寺。遍习诸宗教义,尤重天台宗。主张诸宗融合,儒、释、道三教一致。与憨山、紫柏、莲池并称明代“四大高僧”。著有《毗尼事义集要》、《楞严玄义》、《弥陀要解》、《法华会义》等,又著有佛学目录学著作《阅藏知津》。弟子成实汇辑有《灵峰蕅益大师宗论》。 蕅益(1599—1655)明僧人。俗姓钟,名智旭,又名际明,别号八不道人。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少读儒书,誓灭释老,著《辟佛论》。后读莲池《自知录序》及《竹窗随笔》,始信佛。24岁依憨山弟子雪岭剃度为僧。此后学法相、天台、贤首、禅、净、律诸宗教义,以弘天台为主。曾住安徽九华山,晚年移居浙江孝丰(今浙江安吉)灵峰寺。与憨山、紫柏、莲池并称明代“四大高僧”。发扬延寿、袾宏的思想,主张禅、教、律三学统一,佛、道、儒三教一致。著作有《楞严文句》、《法华会义》、《大乘止观释要》、《弥陀要解》、《阅藏知津》等四十余部。弟子成实编辑其遗文为《灵峰蕅益大师宗论》。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