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蔺相如
释义
蔺相如战国时赵国人。初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谎称愿以十五城易之。以缪贤推荐,由他奉璧入秦,在秦坚请秦先割城而后奉璧,得完璧归赵。赵王以为贤,拜上大夫。惠文王二十年(前279),随赵王与秦王相会于渑池(今河南渑池西),秦王欲辱赵王,使赵王鼓瑟;他亦请秦王击缻;秦群臣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他亦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终不使赵王受辱。赵王归,以其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右。颇不服,欲辱之。他屡退让,认为“应先国家之急”。颇悔悟,负荆请罪,两人遂为刎颈之交。

蔺相如  生卒年未详

战国时赵国人,曾担任宦者令(宦官头目)。赵惠文王时,赵国得到楚国人卞和发现的一块宝玉。秦昭王听说此事,愿意用秦十五个城邑换取宝玉。为了政治上不陷于被动,不得罪秦国,得不到秦的十五个城邑,又不失掉宝玉,为此蔺相如挺身而出,与秦王较量。当蔺相如看出秦无意给赵国城邑,又想霸占宝玉时,蔺相如就对秦王说:宝玉上有小斑点,请允许我指给大王看看。秦王把宝玉交还给他。蔺相如对秦王说:“我看大王没有诚意把城邑送给赵国,所以我把宝玉收回来。大王一定要逼迫我,今天我的脑袋与宝玉将在一起在殿柱上撞个粉碎!蔺相如紧握宝玉,斜视殿柱,要向殿住撞去。秦王怕他撞碎宝玉,就连忙道歉,再三请求不要撞碎宝玉,并叫来管图籍的官员察看地图,指着从这里起到那里止十五个城邑割给赵国。蔺相如已看出秦王搞的是骗局,并以赵国送宝玉来时,赵王曾斋戎五日,以表庄重,现在秦王也必须斋戎五日,他才能献上宝玉。蔺相如料定秦始皇虽然斋戎,但一定会违背诺言,不给赵国城邑,就派他的随从穿着粗布衣,打扮成老百姓,怀里揣着宝玉,从小路逃走。把宝玉送回赵国。蔺相如完璧归赵之后,赵王认为他是个贤大夫,出使不受辱,于是任命他担任上大夫。

秦王约赵王在西河外渑池进行友好会见。赵王害怕秦国,打算不去。蔺相如与廉颇均说:大王不去,就表示赵国既较弱又胆小。于是商定蔺相如陪同赵王前往与秦王相会,廉颇在国内处理政事。在会上秦王喝酒到痛快的时候,让赵王弹一回瑟。赵王弹起瑟来,秦国御史走上前来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一起喝酒,让赵王弹瑟。蔺相如走上前说:“赵王听说秦王擅长演奏秦地的乐曲,请允许我献上盆罐,请秦王敲一敲,也好互相娱乐。秦王生气了,未答应。这时蔺相如,捧着瓦罐走上前去,跪在秦王前,请他敲,秦王就是不肯敲罐。为此蔺相如说:您如果不敲,我就在这五步之内,拿着颈项里的血溅在大王的身上了。秦王的侍从人员要杀蔺相如,蔺相如瞪着两眼,向他们大声呵斥,侍从们都溃散退走。当时秦王很不高兴,被迫敲一下罐。蔺相如让赵国的御史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敲了瓦缶。秦国的大臣们要求赵国拿出十五个城邑向秦王献礼;蔺相如要求秦国拿出国都咸阳向赵王献礼。秦王一直到宴会完毕,始终不能压倒赵国。赵国同时在边境上部署了大批军队,使秦国不敢轻举妄动。

会见结束之后,赵王回到赵国,由于蔺相如的功劳大,任命他为上卿,位次在廉颇之上。廉颇认为自己有攻城野战的大功,蔺相如只凭口舌立点小功,位次在他之上而不服气,并决心要当面侮辱蔺相如。蔺相如听到这个消息,就采取躲避廉颇的办法,不肯与之会面。后来,终于两个人和好如初。司马迁评价廉相如说:明知自己要死的人,一定会鼓起勇气来的,这不是说死有什么难处,而是怎样对待死这件事情难。当蔺相如高举宝玉斜望着殿柱,以及大声呵斥秦王和左右近臣的时候,明知其势是被杀罢了,可是士人有的胆小都不敢行动。蔺相如振奋他的勇气,使威风在敌国得到申张,回国以后在廉颇面前谦虚退让,名声比泰山还重。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