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董狐直书 |
释义 | 董狐直书董狐为春秋时期晋国的史官。晋灵公是个既昏庸又暴虐的君主,他对一心为国的大臣赵盾万般迫害,赵盾无奈,只好逃奔他国。当他还没有出国境时,其族弟赵穿就把晋灵公杀死了。赵盾听到这个消息后,便又回来了。但记事的史官董狐却在简册上写道:“赵盾杀了国君。”赵盾争辩说:“杀灵公的不是我”。董狐说:“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左传·宣公二年》)最后赵盾只好发出无可奈何的感叹。后来孔子对此事作了这样的评论:“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法。惜也,越竟乃免。”(引文出处同上) 董狐能够秉笔直书,应该说是表明了他作为史官所具备的胆识,不过这里面也同时反映出他的一种思想局限。在他看来,无论君主如何昏庸无道,作臣子的也不能将其诛杀,否则便是叛逆。董狐的这一看法在春秋时期人们的头脑中是普遍存在的,当时弑君废主者并不少见,但在书面上却很难找到对这种行为的肯定言论。孟子曾主张对无道之君人人可诛之,可是春秋时代的人们大都还没有这种意识,他们还不曾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秦汉以后有些史家和学者也提倡写史者应秉笔直书,但秉笔直书一词的含义已有了变化。这一点我们只要把司马迁与董狐进行一下比较就一目了然了。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