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萨都剌 |
释义 | 萨都剌(约1300—1348)元回回人,字天锡,号直斋。先世为答失蛮氏。因祖父随蒙古军东来,留镇云、代,遂居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进士。官至燕南河北道肃政廉访司经历。晚年寓武林(今浙江杭州),常游历山水,后为方国珍幕府。工诗词,撰有《雁门集》等。善楷书,治篆刻和画。其《严陵钓台图》、《梅雀》至今仍保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萨都剌(约1272—?,一作约1300—?)元文学家。字天锡,号直斋。先世为西域回回,祖、父世镇云、代,得定居雁门(今山西代县)。早岁家贫,经商吴楚。泰定四年(1327)登进士第,授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转南台掾史,入为翰林应奉,历燕南廉访司照磨、福建闽海道知事、河南河北道经历、江浙行省郎中,官至南台侍御史,贬淮西江北道经历。其诗号为有元一代诗人之冠,内容丰富,语言清新流畅,无元诗贫乏柔弱之风。《纪事》暴露宫廷秘闻,《早发黄河即事》议论开河得失,《居庸关》诅咒战争,《鬻女谣》、《织女谣》哀叹民生,被尊为一代诗史。其《上京即事》写塞外景象,《夜过白马湖》写江南风光,均极形尽态。其《宫词》清丽可诵,一时脍炙人口。善作词,其《满江红·金陵怀古》、《念奴娇·登石头城》,伤怀吊古,悲怆动人,尤为传世之作。亦作曲,今存套数一套。著有《雁门集》。生平事迹见《元史类编》卷三六、《元书》卷九一。 萨都剌 1272—约1348元代文学家。字天锡,号直斋。元代回回人。先世随蒙古军东来。祖、父居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进士。任京口(今江苏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三年。后任南台掾、燕南宪司照磨、闽海宪司知事,燕南宪司经历。善诗词,各个体裁的诗皆备,尤以写自然景色见长。有《雁门集》、《西湖十景词》。萨都剌的诗题材多样、风格多样,大致说来,他的古体诗有雄浑之气,近体诗中的律诗趋向沉郁,绝句偏于清丽。诗的佳作很多,是元代诗坛的重要人物。散曲今存[南吕·一枝花]一套,见《北宫词纪》。人评其词“如天风环佩”。(《太和正音谱》)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