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萨哈璘 |
释义 | 萨哈璘(1604—1636)清太祖努尔哈赤孙、代善子。通晓满汉蒙古文字。初授台吉。天命间,从征喀尔喀巴林、扎鲁特等部,俱有战功,封贝勒。天聪元年(1627),从皇太极攻明,力战负伤。继又屡次攻明,多有斩获。后金(清)设六部,受命掌礼部事。曾建议皇太极宽朝鲜拒察哈尔而专意攻明。后偕贝勒多尔衮迎明降将尚可喜,又曾同多尔衮等率部收察哈尔部余众。萨哈璘 1604—1636姓爱新觉罗,代善之子。他首倡拥立皇太极,是皇太极称帝的支持者。 天命十一年(1626),努尔哈赤去世,萨哈璘与其兄岳托、父亲代善议定,皇太极“才德冠世”可立为君,众人无异议。皇太极即后金汗位。同年十月喀尔喀蒙古扎鲁特部叛,皇太极命代善、萨哈璘往征,萨哈璘等擒其十四贝勒以归。天聪三年(1629),后金军攻占永平府,皇太极命萨哈璘与济尔哈朗镇守此城。萨哈璘起用明朝降官,安抚百姓。并请皇太极严令禁止蒙古喀喇沁部“掠我归顺人民”,凡服役当差的汉人,给银二十两,严禁抢夺人民财物。对祖大寿族人,虽不剃头,也不治罪,并拨给房子居住。天聪六年(1632),后金完成了对漠南蒙古的统一,解除了后顾之忧,萨哈璘做出了重大贡献。天聪五年(1631),萨哈璘上疏,指出八旗旗主分立,形成君权与旗分权的弊病,不顾触犯八旗旗主。皇太极称他“实获我心”(《清史列传》)。同年七月,皇太极设六部,命萨哈璘掌礼部,时年二十八岁。天聪九年,众人请皇太极即皇帝位,皇太极不允。萨哈璘要众贝勒宣誓效忠皇太极。皇太极始即帝位。崇德元年(1636)五月,萨哈璘病逝,年仅三十三岁。皇太极深为悲恸,从辰至午四次入跪临哭,辍朝三日,亲自作祭文奠祭。追封为和硕亲王。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