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荡 |
释义 | 荡《诗经·大雅》篇名。《诗序》认为“《荡》,召穆公伤周室大坏也。厉王无道,天下荡荡,无纲纪文章,故作是诗也”。清方玉润谓:“《荡》,召穆公托古伤周也。”(《诗经原始》)概括最为简洁。共八章,每章八句。首章托言上帝,为全篇纲领。余皆设为文王咨嗟指责商纣之词,而其意则在刺厉王。运用托古讽今之手法,对后世影响深远。清陆奎勋《陆堂诗学》评云:“文王以下七章,初无一语显斥厉王,结撰之奇,在《雅》诗亦不多觏。”委婉中蕴含沉痛之情。其中有些诗句如“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等,极具感染力,为后世常用之成语。此诗与上篇《板》皆刺厉王无道引起的社会变乱,后人遂以“板荡”一词指政局的混乱、社会的动荡。 荡《诗·大雅》篇名。传为周厉王时召穆公作,追述文王指责殷商,借以哀伤当时政治的败坏。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