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茶与《茶经》 |
释义 | 茶与《茶经》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知道茶树。战国末西汉初的《尔雅》中已有茶树的记载。三国时,茶叶已作为饮料。唐代茶树在淮南、江南的栽培已很普遍。歙州的祁门县(今安徽祁门)山上种茶树,寸土不遗。千里之内,人民以茶为业者十之七八。从剑南(今四川、湖北)到岭南(今广东),到处都产各种名茶。当时,不仅内地人民饮茶成风,回纥、吐蕃也从内地输入各种茶叶。茶叶也是唐朝税收的重要来源。江南劳动人民垦山种茶,对社会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 由于种茶饮茶的盛行,随之产生了关于茶的专著。唐德宗时,陆羽著《茶经》一书,详尽叙述了茶的性能、产地、制茶工具和工艺、饮茶方法和有关茶的历史典故。这部书是对劳动人民长期种茶、制茶、饮茶经验的总结,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流传下来的最早的一部论述茶的科学著作。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