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范蠡 |
释义 | 范蠡①春秋末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字少伯。在楚时与宛令文种为友,后与文种入越,事越王允常。勾践即位后用为谋臣。越王勾践三年(前494),越为吴败于夫椒(今浙江绍兴北),勾践被困于会稽(今浙江绍兴东南),吴越媾和后,随勾践入吴为人质三年。返越后,君臣奋发图强,等待时机。吴王夫差荒淫,忠言阻塞,勾践欲伐吴,他认为时机尚未成熟,后吴灾荒,勾践又欲伐吴,他又劝阻以待时机。十五年,吴王夫差邀晋、鲁于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相会,勾践遂乘虚率军攻入吴都,俘太子友,逼吴与越媾和。越灭吴后,他离越浮海到齐,称鸱夷子皮。到陶(今山东定陶西北)改称陶朱公,以经商成为巨富。在政治上,他认为“天道”赢缩变化,“阳至而阴,阴至而阳”(《国语·越语下》)。国势盛衰亦在不断转化,治国克敌应创造条件,掌握时机。时机不到不可轻举妄动,时机成熟应如“救火追亡人”(同上)般迅速行动。对经济政策,他认为物价变化决定于供求关系,主张政府谷贱时收购,谷贵时平价出售。自称实行计然的经济思想。《汉书·艺文志》著录《范蠡》二篇,今佚。言论见于《国语·越语下》、《吕氏春秋·当染》与《长攻》、《史记·货殖列传》。②书名。又称《范蠡兵法》。《汉书·艺文志》有《范蠡》二篇,已佚。 范蠡(约前536—约前448)春秋末政治家、思想家。字少伯。楚国宛(今河南南阳市)人。越国大夫。曾赴吴为人质两年。后助越王勾践灭吴。继去吴游齐,称鸱夷子皮。后至陶(今山东肥城西北陶山,一说山东定陶西北),经商致富,改名陶朱公。提出:“天道皇皇,日月以为常。明者以为法,微者则是行。”(《国语·越语下》)认为天道自然变化有其规律性,人们要顺应自然变化的规律,并认识这些规律,“必有以知天地之恒制,乃可以有天下之成利”。指出“人事必与天地相参”。还认为,自然界是不断变化着的,“阳至而阴,阴至而阳;日困而还,月盈而匡”(同上)。国势的盛衰“赢缩转化”也在不断变化之中,故在战略上要随着形势而变化。强调“得时无急,时不再来;天予不取,反为之灾”(同上)。条件不具备不可蛮干,具备条件就要及时行动,争取成功。但有循环论思想,“天节不远,五年复反”。还提出根据需要选用人才,“用人无艺,径从其所”。主张谷贱时由官府收购,谷贵时平价出售,以利国计民生。《汉书·艺文志》载《范蠡》二篇,已佚。其言行主要见于《国语·越语下》、《史记·货殖列传》。 范蠡 生卒年不详字少伯,本为楚人,后去楚至越,仕越为大夫,辅佐越王勾践刻苦图强,终灭吴国。越灭吴后,范蠡以为功高名大,会给自己带来危险,况且勾践又是个可与同患,难与安处的人,于是范蠡就给勾践写了一封辞官之信,信上说:“臣下听说主忧臣劳,主辱臣死。往昔君王被吴兵围困于会稽,而臣下之所以没死,为的是辅佐君王把吴国灭掉。现在既已灭吴,臣请从会稽之诛(言外之意是要退隐)。”勾践看罢此信后,非常吃惊,对范蠡说:“我将和先生分有越国,如果先生还坚持归去,我会把你杀掉。”但范蠡最后还是辞官而去。勾践无奈,为表示感谢范蠡帮助自己灭吴之功,便把环会稽之地三百里划为范蠡的奉邑。离开越国后,范蠡更变姓名,自称“鸱夷子皮,耕于海边,父子全力劳作,没过多少时间,便积累了数十万钱的家产。齐侯知道范蠡有才能,聘他为相。不久,范蠡又把不少家产分与他人,归齐相印,来到定陶,继续在此经商,自称“陶朱公”。范蠡有三个儿子,其中子在楚被杀时,母亲和家人亲友都非常悲伤,但范蠡却认为那是不可避免的事,很达观。后半生范蠡一直从事商业活动,没再进入仕途,以寿终。范蠡是一位很有远见而又很高洁的人物,在当时统治者集团中,强凌弱,众欺寡,尔诈我虞的现象随处可见,唯独范蠡能跳出尘垢之外,不慕权势,泛舟五湖,徜徉三江,既免祸患,又垂清名。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