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艺概 |
释义 | 艺概文论著作。近代刘熙载著。六卷。分文概、诗概、赋概、词曲概、书概、经义概六种,前四种分论各体文学,“书概”专论书法,“经义概”论经文和八股文作法。其“叙”自述采用“举此以概乎彼,举少以概乎多”的批评方法,以得其大意、“触类引伸”为原则,时得论艺之精髓。论文以情志为主要内容,但又以封建伦理道德观念来规范情志,所谓“以直温宽栗为本”,“内持其志,而外持风化”等,即是这一思想的直接表示。然其中“直取性情真”,“其中有物”等观点,以及对《大雅》、《小雅》、《离骚》的赞美,亦突破封建伦理道德的藩篱。此外,重视作者的德行修养与作品的关系,强调“诗品出于人品”,认为“有混茫之人,而后有混茫之诗”,“志士之赋,无一语随人笑叹”,并推重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元结、辛弃疾等人,所论颇让人顿起敬重之心。在创作方法上,主张通过雕琢而达于自然。在创作题材上,认为“无一意一事不可入诗”。又提倡以学古求新变,“诗不可有我而无古,更不可有古而无我”。论见圆通,有高屋建瓴之姿。是书涉及文学创作和文艺理论中诸多重大理论问题,且识见卓越,论析精微,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美学价值。但保守而迂腐之论也不在少数,故瑜瑕互见。成书于同治癸酉(1873)年。有《古桐书屋六种》本、人民文学出版社杜维沫校点本和上海古籍出版社王国安校点本等。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