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船山遗书 |
释义 | 《船山遗书》明清之际王夫之著。因明亡后作者隐居石船山(在今湖南衡阳西北),自号“船山老人”,世称“船山先生”,故名。据其裔孙王之春撰年谱载,王夫之著书一百多种。著录上有名的,属经类的二十四种,史类五种,子类十八种,集类四十一种,共八十八种。但手稿流传极少,康雍乾嘉时更少刻印。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其裔孙王世佺刊成《船山遗书》,共计十八种。附王介之撰述一种。同治四年(1865)曾国藩、曾国荃于金陵节署校刻,共收二百八十八卷,即称“曾刻本”。1933年上海太平洋书店铅印《船山遗书》,增合经、史、子、集四部,共三百五十八卷,另附录《王船山丛书校勘记》二卷,搜罗较完备,为现今通行本,但没有刊出和已经散佚的遗书还不少,自1987年开始岳麓书社陆续出版十六册《船山全书》,收集最为齐全。 船山遗书书名。明末清初王夫之著述汇辑。明亡后,王夫之复国未酬,隐居于今湖南衡阳西北石船山,著述终身,世称船山先生,故名。康熙末叶,湖南坊肆间始有散刻本十余种行世。乾隆年间编《四库全书》,其遗著八种著录或存目,九种遭查禁。道光二十二年(1842)首次由其裔孙世佺汇刊于湖南湘潭,得十八种,一百五十卷。同治四年(1865)重刻于南京,增至五十六种,二百八十八卷。后湖南长沙、湘潭、衡阳续有补刻。1933年上海太平洋书店集上述各本,并据所得手稿,再印《船山遗书》,凡七十种,合经、史、子、集四部,三百五十八卷。另附录《王船山丛书校勘记》二卷,搜罗较完备。但未刊或佚失者仍不在少数。全书所涉甚广,大致可分为哲学(经学、子学)、史学(史论、史著)、文学(文论、诗论)、政论及诗文杂著等五类,是探讨作者生平思想之主要依据。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