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舒亶 |
释义 | 舒亶(1041—1103)北宋明州慈溪(今浙江宁波西北)人,字信道。治平进士。授临海县尉。王安石执政,除审官院主簿,逮治郑侠,迁秦凤路提刑、提举两浙常平。入权监察御史里行,与李定同劾苏轼以诗文讥讪新法,为宋代著名文字狱。历知谏院、侍御史知杂事、判司农寺、权直学士院、御史中丞等,举劾政敌,不遗余力。后以罪废罢,十余年始复通直郎。崇宁元年(1102),起知南康军。改知荆南府、荆湖北路都钤辖,进屯沅州,复诚州。以开边功,由直龙图阁进待制。 舒亶(1041—1103)宋文学家。字信道,号懒堂。明州慈溪(今属浙江)人。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试礼部第一,调临海尉。神宗朝,迁奉礼郎、监察御史,加集贤校理,同李定劾苏轼作歌诗讥讪时事,酿成“乌台诗案”。累官御史中丞。徽宗朝,知南康军、荆南,除龙图阁待制。卒赠直学士。亶词翰秀发,尤长于声律。诗存一百二十余首,大多吟咏山水名胜,如《湖心寺偶书》、《芦山寺》、《村居》等,诗情画意,融为一体,且格调清远,耐人回味。词存五十首,多辞句清丽,思致妍密。文存十余篇,《舜琴歌南风赋》最受称道。有《舒懒堂诗文存》三卷传世。生平事迹见宋王偁《东都事略》卷九八、《宋史》卷三二九。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