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肌理派
释义 肌理派形成于清乾隆年间的诗流派。主要代表作家为学者诗人翁方纲,其名称由翁方纲提倡“肌理说”而来。“肌理”一语源于杜甫《丽人行》“肌理细腻骨肉匀”句,翁方纲以之比喻诗歌创作应该追求“义理”、“文理”细密的境界。他曾说:“为学必以考证为准,为诗必以肌理为准。”(《志言集序》)认为诗歌创作应“由性情而合之学问”(《徐昌穀诗论》),甚至认为“考订诂训之事与词章之事未可判为二途”(《蛾术编序》)。就其出发点而言,是欲以“肌理”之实以救神韵之虚。在艺术形式方面,则强调“穷形尽变”(《诗法论》)之法,一方面“大而始终条理,细而一字之虚实单双,一音之低昂尺黍,其前后接筍,乘承转换、开合正变,必求诸古人也”。然而“法非徒法也,法非板法也”,故须“诗中有我在也,法中有我以运之也”(《诗法论》),重视“活法”,重视变化。其所针对的是“格调派”的因袭之弊。他又认为“宋人精诣,全在刻抉入里,而皆从各自读书学古中来,所以不蹈袭唐人也”(《石洲诗话》)。因此宗尚宋诗,尤其是江西诗派。而就翁方纲的创作实践而言,他的许多诗歌成了堆砌学问的“考据诗”,为人所诟病。但翁方纲的诗歌理论对近代学宋诗风的兴起和晚清同光体诗人提出的“学人之诗和诗人之诗合一”的主张具有相当的影响。在当时以“肌理说”为宗,诗风与翁方纲相近的诗人还有夏敬颜、沈道宽、吴重熹等。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1: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