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联句
释义 联句诗学术语。旧时作诗方式之一。“联句者,作诗不一人,共以句相属也。主于众才合韵,属词接声”(清王兆芳《文体通释》)。有每人各赋一句一韵、两句一韵乃至两句以上,依次相继,以成全篇。后多一人出上句,续者作成一联,再出上句,如此轮流相继。就体制而言,以五、七言为主,间有杂言及一至九字诗形式。此体相传始于汉武帝与群臣所作《柏梁台诗》。晋宋以来如陶潜、鲍照、谢朓等亦有作。大抵一人四句,有较完整的意义。唐代用此体者更多,“韩、孟多用古体,惟香山与裴度、李绛、杨嗣复、刘禹锡、王起、张籍,皆用五言排律,此亦创体”(清赵翼《瓯北诗话》卷四)。宋元以降,作者不断。联句一体“其要在于对偶精切,辞意均敌,若出一手,乃为相称”(明吴讷《文章辨体》)。惟其常用于应酬,故多应景语,少有佳作。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8:3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