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给事中
释义
给事中官名。秦始置。西汉因之,为加官,位次中常侍,无定员。所加或大夫、博士、议郎,御史大夫、三公、将军、九卿等亦有加者。加此号得给事宫禁中,常侍皇帝左右,备顾问应对,每日上朝谒见,分平尚书奏事,负责实际政务,为中朝要职,多以名儒国亲充任。东汉省。魏、晋或为加官,或为正官,亦无员,五品。所加或三公、将军、中书监令、博士、郎等。隶散骑省,位在散骑常侍下、给事黄门侍郎上。南朝隶集书省,地位渐低,在通直散骑侍郎下、员外散骑侍郎上,选轻用卑,宋五品,梁四班,陈七品、六百石。常侍从皇帝左右,献纳得失,谏诤纠弹,收发文翰、修史等事。北魏则为内朝官,常派往尚书省诸曹,参领政务,并负有监察之责。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三品上,二十三年改从六品上。北齐隶集书省,掌谏议献纳,从六品上,员六十人。隋炀帝大业三年(607)于门下省置给事郎,位仅次于黄门侍郎,员四人,掌省读奏案。唐高祖武德三年(620)改名给事中,正五品上。为门下省重职,分判本省日常事务,具体负责审议封驳诏敕章奏,有异议可直接批改驳还诏敕,无异议则封下经门下省长官审复后,交尚书省执行。百司章奏,得驳正其违失,事权甚重。当时人谓“凡制敕有不便于理者,得封奏之;刑狱有未合于理者,得驳正之;天下冤滞无告者,得与御史中丞申理之;有司选补不当者,得与侍中裁退之。”(《白居易集》卷四八《郑覃可给事中制》)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名东台舍人,咸亨元年(670)复旧。又,吐蕃仿唐制置官,其掌诏令承旨之官译名亦用此名。五代、北宋初门下封驳之职渐废,至宋太宗淳化四年(993),置同知给事中掌其事,未几其职改归银台司所领封驳司,给事中为寄禄官,无职事。神宗元丰改制后,复为职事官,正四品,员四人,分治门下省日常公务,审读内外出纳文书,驳正政令、授官之失当者,日录章奏目以进,纠治其违失,一度令其须赴执政禀议后始得行驳权,后允其直接驳还。下设上、下、封驳、谏官、记注五案,分理杂务,领通进司、进奏院。南宋置一或二员。辽代置为南面朝官。金代罢门下省,章宗泰和二年(1202)置为内侍从五品寄禄官,以奖内侍局御直、内直之有年劳者。元代亦不置门下省,世祖至元六年(1269)始置起居注,十五年改置给事中兼修起居注,后定置二员。初定正四品,仁宗皇庆元年(1312)升正三品,延祐七年(1320)复改正四品。明代掌侍从、谏诤、补阙、拾遗、审核、封驳诏旨,驳正百司所上章奏;监察六部诸司,弹劾百官,与御史互为补充;记录编纂诏旨题奏,监督诸司执行情况;乡试充考试官,会试充同考官,殿试充受卷官;册封宗室、诸蕃或告谕外国,充正、副使;受理讼冤诉状等。品卑而权重。初定正五品,后数更其秩。太祖洪武六年(1373)设十二员,正七品,始分吏、户、礼、兵、刑、工六科,分科治事;九年定员十人;十年隶承敕监;十二年改隶通政司;后增至八十一员,改名元士;二十二年改名源士;未几复旧。二十四年定制,六科各设都给事中一员,正八品;左、右给事中各一员,从八品;给事中员四十人,吏科四员,户科八员,礼科六员,兵科十员,刑科八员,工科四员,正九品。惠帝建文中升都给事中正七品,给事中从七品,罢左、右给事中。成祖永乐中复置,从七品。又置六科官署于午门外直房。其后各科员数增减不常。清初沿明制,无员额。顺治十八年(1661)都、左、右给事中满、汉各一员,满员正四品,汉员正七品;汉给事中二员,正七品。康熙中改都给事中为掌印给事中,满、汉各一员,正七品;给事中满、汉各一员,正七品。雍正初,六科并入都察院,与监察御史合称“科道”,同为言官,有进言谏诤之责,职掌抄发题本,审核章奏,监察六部、诸寺、府、监公事,其封驳之权有名无实,职权较明为轻。雍正七年(1729)升正五品。光绪三十二年(1906)省六科,给事中员二十人,仍隶都察院,分掌原六科公务。

给事中 

官名。秦汉之世为加官。以其给事于殿中,议政事、备顾问,故称给事中。晋代以后,始为正员。唐承隋制,于门下省置给事中四人,正五品上。虽列中品,职责却重。凡百司奏抄,门下侍中审后,则校正其违失不便者;皇帝下颁之诏敕有不便者,则涂窜后奉还之,谓之“涂归”;凡是大事,则覆奏之;小事,则签署而直接颁布下达;与御史、中书舍人共同倾听天下久滞不决冤狱的申理;兼察弘文馆的缮写与雠校;分判门下省事;侍从皇帝左右等。唐以后历代均设,唯隶属不同。

给事中 

汉时皇帝近臣之一,在皇帝左右掌顾问应对。秦已置官。给事中为加官,无固定员数,《汉书》说常加于大夫、议郎等官称之后。从宣帝到哀帝,三公、将军、九卿中为皇帝所倚重的都可加上此号,如杜延年以大司农给事中,萧望之以关内侯给事中,董贤以大司马给事中。明帝以后,不置给事中。

给事中 

职官名。门下省的重要职官,其职责为“分治六房,掌读中外出纳,及判后省事,若政令有失当,除授非其人,则论奏而驳正之。凡章奏,日录目以进,考其稽违而纠治之”。宋初,为寄禄官阶,不任其事。元丰改制,始正其职。门下省长官侍中为宰相而不任命,以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行其职,为首相,另一副长官侍郎为执政,于是执行封驳权的给事中,成为门下省的实际负责人。南宋,门下、中书合并为一省,但门下后省的建制仍存,以给事中为其长官。与中书舍人并称“给舍”。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2:0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