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经史相为表里明李贽对经史关系的一种认识。《焚书》卷五《经史相为表里》:“经史一物也。史而不经,则为秽史。何以垂鉴乎?经而不史,则为说白话,何以彰事实乎?故《春秋》一经,春秋一时之史也……故谓六经皆史也。”李贽认为经史不分,经是史学撰述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原则,没有经,史学就没有内在的思想依据,故为秽史;史学则是阐述和体现经学这一指导思想和理论原则的。从这个角度说,经是“里”,史是“表”,两者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经史相为表里”说在中国学术史上深化了对经史关系的认识,否定了宋明理学片面尊崇经学而贬抑史学,由此导致空言义理,不务社会民生日用的学风,推动了明清经世致用学术风气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