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五代十国世系表 朝代 (国名) | 庙号 (在位年代) | 姓名 | 与前代 帝王的关系 | 别称 | 年号 | 后梁 | 太祖 (907— 912) | 朱温 (朱全忠 朱晃) | | | 开平 乾化 | (912— 913) | 朱友珪 | 朱温第三子 | | 凤历 | (913— 923) | 朱友贞 (朱瑱) | 朱温第四子 | 末帝 | 乾化 贞明 龙德 | 后唐 | 庄宗 (923— 926) | 李存勖 | 李克用子 | 李天下 | 同光 | 明宗 (926— 933) | 李嗣源 (邈佶烈) (李亶) | 李克用 养子 | | 天成 长兴 | (933— 934) | 李从厚 小名菩萨奴 | 李嗣源 第三子 | 闵帝 | 应顺 | (934— 936) | 李从珂 | 李嗣源养子 | 末帝 废帝 潞王 | 清泰 | 后晋 | 高宗 (936— 942) | 石敬瑭 | | | 天福 |
朝代 (国名) | 庙号 (在位年代) | 姓名 | 与前代 帝王的关系 | 别称 | 年号 | 后晋 | (942— 946) | 石重贵 | 石敬儒(石 敬瑭兄) 子、石敬瑭 养子 | 出帝 少帝 | 天福 开运 | 后汉 | 高祖 (947— 948) | 刘知远 (刘暠) | | | 天福 乾祐 | (948— 950) | 刘承祐 | 刘知远 第二子 | 隐帝 | 乾祐 | 后周 | 太祖 (951— 954) | 郭威 | | | 广顺 显德 | 世宗 (954— 959) | 柴荣 (柴世荣、 郭荣) | 郭威养子 | | 显德 | (959— 960) | 柴宗训 | 柴荣之子 | 恭帝 | 显德 | 吴 | 太祖 (892— 905) | 杨行密 | | | | 烈祖 (905— 908) | 杨渥 | 杨行密长子 | | |
朝代 (国名) | 庙号 (在位年代) | 姓名 | 与前代 帝王的关系 | 别称 | 年号 | 吴 | 高祖 (908— 920) | 杨隆演 | 杨行密次子 | | 武义 (919年 称吴王) | (920— 937) | 杨溥 | 杨行密 幼子 | 睿帝 | 顺义、乾贞 大和、天祚 (927年 称帝) | 南唐 | 烈祖 (937— 943) | 李昇 (徐知诰) | 徐温养子 | 前主 | 升元 | 元宗 (943— 961) | 李璟 | 李昇长子 | 中主 | 保大、中兴、 交泰(958 年去年号, 用后周显德 年号,后周 亡,用北宋 建隆年号) | (961— 975) | 李煜 | | 后主 | | 吴越 | (893— 932) | 钱镠 | | 武肃王、 海龙王、 唐授节度 使、梁封 吴越王 | 天宝、 宝大、 宝正 (913年 去年号) | (932— 941) | 钱元瓘 | 钱镠第五子 | 文穆王 | |
朝代 (国名) | 庙号 (在位年代) | 姓名 | 与前代 帝王的关系 | 别称 | 年号 | 吴越 | (941— 947) | 钱弘佐 | 钱元瓘 第六子 | 忠献王 | | 947年在位 | 钱弘倧 | 钱元瓘 第七子 | 忠逊王 | | (948— 978) | 钱弘俶 | 钱元瓘 第九子 | 忠懿王 | | 楚 | (896— 930) | 马殷 | | 武穆王(梁 封为楚王, 唐封为 楚国王) | | (930— 932) | 马希声 | 马殷次子 | 衡阳王 | | (932— 947) | 马希范 | 马希声 异母弟 | 文昭王 | | (947— 950) | 马希广 | 马希范 同母弟 | 废王 | | (950— 951) | 马希萼 | 马希广之兄 | 恭王 | | 951 年在位 | 马希崇 | 马希萼弟 | | | 闽 | 太祖 (893— 925) | 王审知 | | 梁封为闽王 | |
朝代 (国名) | 庙号 (在位年代) | 姓名 | 与前代 帝王的关系 | 别称 | 年号 | 闽 | (925— 926) | 王延翰 | 王审知长子 | 嗣王 | | 太宗 (926— 935) | 王延钧 (王鏻) | 王审知次子 | 惠帝 | 龙启 永和 | 康宗 (935— 939) | 王昶 | 王延钧长子 | | 永和 通文 | 景宗 (939— 944) | 王延曦 (王曦) | 王审知少子 | | 永隆 | (943— 945) | 王延政 | 王延曦之兄 | 天德帝 恭懿王 | 天德(国号 殷、后复 国号为闽) | 南汉 | 烈祖 (905— 911) | 刘隐 | | | | 高祖 (911— 942) | 刘岩() | 刘隐庶弟 | 917 年称帝 | 乾亨 白龙 大有 |
朝代 (国名) | 庙号 (在位年代) | 姓名 | 与前代 帝王的关系 | 别称 | 年号 | 南汉 | (942— 943) | 刘玢 | 刘岩长子 | 殇帝 | 光天 | 中宗 (943— 958) | 刘晟 (刘洪熙) | 刘岩第四子 | | 应乾 乾和 | (958— 971) | 刘 (刘继兴) | 刘晟长子 | 后主 | 大宝 | 前蜀 | 高祖 (891— 918) | 王建 | | 唐封为 蜀王,907 年称帝 | 武成 永平 通正 天汉 光天 | (918— 925) | 王衍 | 王建第 十一子 | 后主 顺正公 | 乾德 咸康 | 后蜀 | 高祖 (926— 934) | 孟知祥 | | 后唐任节 度使,943 年称帝 | 明德 | (934— 965) | 孟昶 | 孟知祥 第三子 | 后主 楚恭孝王 | 明德 广政 | 南平 (荆南) | (907— 928) | 高季兴 | | 武信王 后唐封 南平王 | |
朝代 (国名) | 庙号 (在位年代) | 姓名 | 与前代 帝王的关系 | 别称 | 年号 | 南 平 ⌢ 荆 南 ⌣ | (928— 948) | 高从诲 | 高季兴长子 | 文献王 | | (948— 960) | 高保融 | 高从诲 第三子 | 贞懿王 | | (960— 962) | 高保勖 | 高从诲 第十子 | | | (962— 963) | 高继冲 | 高保融长子 | | | 北汉 | 世祖 (951— 954) | 刘崇 (刘旻) | 刘知远弟 | | 乾祐 | 睿宗 (954— 968) | 刘承钧 (刘钧) | 刘崇次子 | 孝和帝 | 乾祐 天会 | 968在位 | 刘继恩 | 刘承钧养子 | 少主 | 天会 | (968— 979) | 刘继元 | 刘承钧养子 刘继恩 同母异父弟 | 英武帝 彭城王 | 天会 广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