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童子科
释义 童子科选举制度。唐代始设,十岁以下能通一经及《孝经》、《论语》,卷诵文十,全通者授官,通七者授出身。应试者由本贯申送礼部,同明经举人之例,考试讫奏闻。宋沿置,十五岁以下能通经赋诗者,州举送朝廷,先由国子监验,继由中书复试,合格者再由皇帝亲试,所赐出身及授给官职皆临时裁决。仁宗时一度罢,后复。南宋因之。初无定格,孝宗淳熙八年(1181)始分合格者为三等,上等与推恩,中等免文解两次,下等免文解一次。宁宗嘉定十四年(1221)定制岁取三人。度宗咸淳三年(1267)废。西夏亦设,得中得为童子举。金代亦设,凡士庶子年十三以下,能诵二大经、三小经,又诵《论语》、诸子及五千字以上,府试十五题通十三以上,会试三场四十五题通四十一以上,为中选。殿试合格,赐出身,给钱粟官舍,肄业太学。

童子科 

科举考试的科目之一。亦称童子举。凡童子十五岁以下,能通经作诗赋,由州推荐给朝廷,皇帝亲试。任以官职、免举,皆临时取旨。真宗景德二年(1005),抚州晏殊、大名府姜盖始以童子面试诗赋,赐晏殊进士出身,姜盖同学究出身。又召晏殊试赋、论,真宗嘉其敏赡,授秘书正字。自仁宗初至大观末,赐出身者仅二十人。南宋,建炎二年(1128)始亲试童子。其后,试者或诵经、史、子、集,或诵御制诗文,或诵兵书、习步射。淳熙中,王克勤始以程文求试,内殿引见,孝宗嘉其警敏,补从事郎,令秘阁读书。后以郡国所贡童子,其能不过记诵,乃改分三等:凡全诵六经、孝经、论语、孟子及能文,试六经义三道、语、孟义各一道,或赋一道,诗一首为上等,命以官职;诵书外能通一经,为中等,免文解两次;只能诵六经、语、孟为下等,免文解一次。复试不合格,赐帛。宁宗嘉定十四年(1221),命岁取三人,期以季春集阙下。先试于国子监,中书复试,为永制。理宗时罢此科。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2:1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