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稷下之宫 |
释义 | 稷下之宫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传为齐桓公所立。因地址在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文献以稷门为西门,据考古发现,当是南门)外,故称“稷下之学”,又称“稷下学宫”。学宫规模宏大,堂室寝庖,数目众多,齐威王和齐宣王时,儒、法、道、阴阳等各家各派的学者到此论学授徒的很多,著名学者有孟子、荀子、邹衍、田骈、慎到、宋钘、淳于髡、接子、环渊、鲁仲连等。据《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载,齐王对这些“不治而议论”的学者隆礼有加,曾授予七十六人以上大夫的官爵,各派弟子有数百千人,齐湣王时多至数万人。是战国中后期全中国最大的学术活动中心,对当世和以后的学术文化产生过巨大影响。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