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秦党
释义

秦党 

明代后期邪党之一。神宗万历二十二年(1594)左都御史孙丕扬代陈有年为吏部尚书。孙丕扬,陕西富平人,他纠集陕西籍京官,组成秦党。万历二十四年(1596)孙丕扬被张位、沈一贯、陈于陛排挤去职。万历三十六年(1608)重新出任吏部尚书。时宣党、昆党合力排挤秦党、东林党。扬言“欲去福清(东林党人首辅叶向高),先去富平(孙丕扬),欲去富平,先去耀州兄弟(秦党王国、王图兄弟)。”神宗万历三十八年(1610)大计外吏,由七十九岁高龄的吏部尚书孙丕扬主持。他“挺劲不挠,百僚无敢以私干者”,“黜陟咸当”,然宣、昆两党“日事攻击,议论纷呶”。万历三十九年(1611)孙丕扬继续主京察(明朝政府考核京官的制度),侍郎萧云举,副都御史许弘纲领其事,考功郎中王宗贤、吏科都给事中曹于汴、河南道御史汤兆京协理,御史乔允升佐之。这是秦党与东林党联合的京察。御史康丕扬、徐大化,给事中钟兆斗、陈治则、宋一韩、姚文蔚,主事郑振先、张嘉言及汤宾尹、顾天峻、刘国缙皆被察,又以年例把王绍徽、乔应甲贬出朝廷。宣党、昆党“攻讦不已”(《明史·孙丕扬传》)。万历四十年(1612),孙丕扬推荐大批东林党人而未被采用,兼之“人言纷至”,只好辞职而去。万历四十四年(1617)东林党魁叶向高去职,万历四十五年(1617)浙党首领方从哲独任阁事,齐、楚、浙三党联合主持京察,王图、刑部主事王之宩、窦子偁、陆大受等秦党及东林党被逐殆尽。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17: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