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祠部郎中 |
释义 | 祠部郎中官名。魏、晋、南北朝与“祠部郎”互称,为尚书省祠部曹长官。唐武德三年(620)定置为礼部祠部司长官,从五品上。龙朔二年(662)改名司禋大夫,咸亨元年(670)复旧。天宝十一载(752)改名司禋郎中(一说改职祠郎中),至德二载(757)复旧。自天宝六载至至德三载,常以他官充祠祭使,主持本司事务。五代因之。北宋前期为五品寄禄官,不预司务。元丰改制后,始为职事官,从六品。南宋初或兼领膳部,孝宗后省并。明初复置,正五品,洪武二十九年(1396)改名祠祭清吏司郎中。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