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礼运注
释义 《礼运注》近代康有为撰。自叙称成书于清光绪十年(1884),近人或谓约撰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间采西方进化观念,融合今文《春秋》的公羊三世说,对《礼记·礼运》篇分条评注,阐发“孔氏之微言真传”,并断之己意,以作维新改良的理论依据。对“元”的界说是:“太一者,太极也,即元也”,以此说明“元”是“无形以起,有形以分,造起天地,天地之始”。称“灵魂”为“性”:“知气者,灵魂也,略同电气,物皆有之,而团聚尤灵而有知,亦曰性”。因而人一旦失去“知气”(灵魂),就失去人之为人之“性”,即“不得为人”。指出“读至《礼运》,乃浩然而叹曰:孔子三世之变、大道之真在是矣,大同小康之道,发之明而别之精,古今进化之故,神圣悯世之深在是矣。”推崇《礼运》所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理想境界,指出“今者中国已小康矣,而不求进化,泥守旧方,是失孔子之意,而大悖其道”。批判守旧者“永因旧历而不更新”,“其害且足以死人”。同时强调三世进化只能“循序而行”,不能“躐等”。认为“礼”是为了适应和调节人情人欲而设立,“制礼者,穷人情之大本”;“盖人道全在仁乐顺,而礼义乃其桥梁舟车也”。反对“孔子为无神教”的观点。现有将此书与《孟子微》、《中庸注》合集出版单行本。收入《康有为全集》。
礼运注书名。近人康有为撰。一卷。康氏认为《礼记·礼运》篇中描绘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不仅是孔子的理想,且是他力倡改良变法的依归。乃间采西方资产阶级社会契约论、庸俗进化论、空想社会主义诸说,分条加注。称中国二千年来的封建社会为“小康升平世”,倡言惟有变法,实行君主立宪,才能由小康进入大同。并声称泥守旧方,不求进化,即失孔子之意,且足以灭种。意在用今文经学作政治宣传。此书自序于光绪十年(1884),当已成书。刊行于1913年。近人或谓成书在光绪二十三年左右。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3:3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