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于𣸣 |
释义 | 于𣸣唐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字子漪。咸通进士。终泗州判官。善诗,不满拘守声律及浮艳诗风,作古风三十首,自谓逸诗,以矫时弊。诗作多反映贫富对立,生民经受战争、赋税、徭役之苦。风格古朴、自然,语言通俗。代表作有《苦辛吟》、《田翁叹》等。有《于![]() 于𣸣唐诗人。字子漪。京兆(治今陕西西安)人。会昌末应进士举,咸通二年(861)方登第。后官泗州判官。工五言古风。于当时拘束声律而入轻浮之风颇致不满,作古风三十篇以矫弊俗,自号《逸诗》。其诗或沿乐府旧题,或自创新题,以揭露社会黑暗,反映民生疾苦,抒发内心不平,题材较广,语言通俗,风格古朴刚健。显受汉魏乐府及中唐张籍、王建、白居易影响,与曹邺、刘驾等形成晚唐诗歌一个流派。明胡震亨《唐音癸签》谓诸人诗“其源似并出孟东野,洗剥到极净极真,不觉成此一体”,其诗“多有惬心句堪击节”。《苦辛吟》、《田翁叹》、《陇头水》等诗为其代表作。今传《于 ![]()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