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碧岩录 |
释义 | 《碧岩录》全称《佛果圆悟禅师碧岩录》,亦称《碧岩集》。佛教书名。宋禅僧圆悟克勤编。十卷。宋禅僧雪窦重显曾从禅宗语录中选出百条“公案”(称“颂古百则”)以教示学禅者。宋政和(1111—1118)初,克勤应张商英之请,于澧州(今湖南澧县东)夹山灵泉院宣讲唱说此“颂古百则”,门人记之,以灵泉院方丈室匾额之“碧岩”二字为题。克勤圆寂后,门人宗杲以禅徒记书中言句可争辩者多,遂将刻版烧毁,防其流传。元大德四年(1300)居士张明远重刊行世,曾被称为“宗门第一书”。此书在录出“百则”的每一则之前,先加“垂示”,以作提示,列出“本则”后,著语评论,介绍公案提出者的略历,并就其警句加以评唱,自作颂语,最后评唱之。是中国禅宗临济宗的主要典籍,对日本佛教禅宗也有相当大的影响。 碧岩(巖)录全称《佛果圆悟禅师碧岩录》,亦称《碧岩集》。佛教书名。北宋圆悟克勤编。十卷。成书于宋政和年间。因其于澧州(今湖南澧县)夹山灵泉院“碧岩”方丈室讲评雪窦重显(980—1052)的“颂古百则”(即禅宗公案百条),故名。然其弟子宗杲(1089—1163)以为是书与禅宗“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之旨相乖,乃烧毁。后于元大德四年(1300)重刻。为中国佛教禅宗临济宗基本典籍之一。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