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石渠阁会议
释义

石渠阁会议 

汉宣帝时,会集群儒讨论五经异同并立博士的会议。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为统一五经文字及对经义的解释,汉宣帝下诏博征群儒,会聚京师。儒学经师刘向、韦玄成、薛广德、施雠、梁丘临、林尊、周堪、张山拊、闻人通、戴德、戴圣、欧阳地余等应诏而至。他们集会于石渠阁(汉未央宫中的藏书阁),讨论五经异同。由太子太傅萧望之平奏其议,汉宣帝亲称制临决,考定五经。并决定立梁丘《易》、大小夏侯《尚书》、谷梁《春秋》博士。此次会议后,五经学者队伍壮大,弟子增多,尤其是《谷梁春秋》之学大盛于时。
石渠阁会议西汉宣帝时召开的一次经学讨论会。汉武帝罢黜百家,表彰儒术后,儒家思想成为官方统治思想。甘露三年(前51),宣帝诏萧望之、刘向等儒生,会集长安未央宫北的石渠阁,讲论“五经”异同,由宣帝“称制临决”,亲自作总结。会议情况后曾汇编成《石渠奏议》一书,又名《石渠论》。所辑奏议今佚,唐杜佑《通典》保存有若干片断。石渠阁会议后,宣帝又批准增立梁丘《易》、大小夏侯《尚书》、《谷梁春秋》等博士。

石渠阁会议 

汉宣帝召集的一次学术会议。西汉自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学说成为统治思想。汉宣帝时为了进一步统一儒家学说,加强思想统治,于甘露三年(前51)诏萧望之、刘向、韦玄成、薛广德、施雠、梁丘临、林尊、周堪、张山拊等儒生,在长安未央宫北的石渠阁讲论“五经”异同。由汉宣帝亲自裁定评判。并在博士员中增加《易》梁丘、《尚书》夏侯胜、夏侯建(大小夏侯),《春秋》谷梁等四博士,石渠讲论的奏疏经过汇集,辑成《石渠议奏》一书。又名《石渠论》。所辑奏议共155篇,今俱佚。唐杜佑《通典》保存有若干片断。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0:0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