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相州北派 |
释义 | 相州北派中国佛教派别。地论宗支派之一。亦称“北道”。相传北魏菩提流支和勒那摩提对《十地经论》理解不同,后其门下分为两派。一派以菩提流支的弟子道宠为代表,据后世传说,因多在相州到洛阳的北道(通道有南有北),故称“相州北派”;一派以勒那摩提的弟子慧光为代表,因多在南道,故称“相州南派”。另一说法是,南北道地论师在魏都洛阳时已经分裂,南北之名可能得之于摩提与流支当时分居御道街的南北。据《续高僧传·道宠传》、《法华玄义释籤》卷十八、《法华经玄义》卷十等,北派认为阿赖耶识是无明识,一切现象依据此识而产生;佛性是后有的,成佛要累世修行。把全部佛教分为五宗,即:因缘宗(有部《毗昙》)、假名宗(《成实》)、不真宗(《般若》、《法华》)、真宗(《涅槃》等)、法界宗(《华严》)。与南派相比,流传时间较短。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