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官
汉时主管盐政的官署。秦时已置此官。汉初,开关梁山泽之禁,允许私人经营盐业,税入少府,但有的诸侯王国如吴、齐等也自营盐业,收入不归中央。汉武帝在位期间,开始盐业仍由私营。元狩中在实行铁官营的同时,把富商大贾谋取厚利的盐业收归官营。食盐官营的办法是,民制、官收、官运、官销。募民自备生产费用煮盐。官府提供主要的生产工具牢盆(煮盐用的大铁锅)以间接控制其生产,产品由官府收购。盐业在中央归大司农属下的斡官经营,产区和主要中转地则设隶属于大司农的盐官,盐官设有长、丞,亦可由郡守提名任命。盐的官营,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限制了大工商业主,在当时有其积极意义,但盐价因此提高,却增加了广大人民的负担。昭帝时盐铁之议中,贤良文学曾大力抨击盐铁官营,但事关财政收入,并未废止。宣帝地节四年(前66)曾一度降低盐价。元帝初元五年(前44)曾与铁官等一同废罢。永光三年(前41)又因财政困难而恢复。地皇三年(22)废除。章帝元和(84~86)中,因财政困难,一度实行盐铁官营,置盐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