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皇庄 |
释义 | 皇庄唐朝皇帝私人的庄园,其土地多是籍没犯罪者的土地而来,设有内庄宅使、内园使或内宫苑使来管理。武则天时就有庄宅使的设置了。高承在其《事物纪原》卷六《庄宅》条中说:“李吉甫《百司举要》曰:则天分置庄宅使。又曰:司农别有园苑庄宅使。冯鉴《续事始》则云玄宗置。”无论是武后或玄宗时置的庄宅使,到后来都称为内庄宅使。代宗大历年间,“内庄宅使奏:州府没入之田,有租万四千斛”,可见皇庄占地不少。皇庄所占田地,都是特别肥沃的。这种土地或者出租给农民耕种,或者用官奴婢耕作,或者雇工耕作。《唐会要》卷八九《疏凿利人》说:“(严郢奏疏)请以内园植稻明之,其秦地膏腴田,称第一。其内园丁皆京兆人,于当处营田,自一替,其易可见。然每人月给钱八千,粮食在外,内园丁犹僦募不占。”于此可见在京城的皇庄,土地极肥,雇内园丁从事耕作。其管理皇庄的内庄宅使等,则多由宦官充当。 皇庄明朝皇室直接占有的土地。皇庄早在明初即产生,燕王朱棣北征时,就把投降的蒙古人张福等徙入内地,让其开垦为业,这些土地即朱棣的私庄,他即皇帝位后,改称皇庄。有的皇庄叫宫庄,如仁宗洪熙(1425)时建立的“仁寿宫庄”和“未央宫庄”。其后皇庄日渐增多和扩大,孝宗弘治二年(1489),京畿内的皇庄有五处,共占地一万二千八百余顷。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十月,武宗即位的第一个月内,就建立了皇庄七处,武宗正德元年(1506)、二年、四年、五年、七年、九年,每年都建立皇庄多处。正德九年(1514),畿内皇庄占田三万七千五百九十五顷四十六亩。明朝皇庄占田总数,今天已无法统计。每一个皇庄,都是不断侵夺民田,逐渐扩大而成的,如英宗天顺八年(1464),明宪宗朱见深把顺义县安乐里板桥村太监曹吉祥田三十五顷(原额十顷十三亩,经曹吉祥侵占军、民田二十四顷八十七亩,成为三十五顷)没为皇室庄田,到正统间已扩张到七十五顷,侵占数目是原来两倍以上。掌管皇庄的人员,以太监为首,有官校,下设庄头、伴当。经营方式,一般为租给佃户,收取皇庄子粒(地租)。皇庄中被奴役的佃户,又称庄客。最高统治者利用特权大量占有土地,造成了土地惊人的集中;皇庄、王公庄田都是免税土地,它们的发展也直接影响了明政府的财政收入。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