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白马非马
释义 白马非马战国时公孙龙学派的名辩命题。《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兒说,宋人,善辩者也。持白马非马也。”公孙龙之论,或得自兒说的启发。认为“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公孙龙子·白马论》)。以形体不等于颜色为据,论证“白马(个别)”与“马(一般)”两个概念的关系,并以“求马,黄黑马皆可致;求白马,黄黑马不可致”的比喻,加以佐证。揭示个别与一般的差异,但又割裂了二者之间的联系。《墨经》作者指出:“白马,马也;乘白马,乘马也”(《墨子·小取》),对之作了反驳。
白马非马先秦时期名辩思潮中的主要论题。曾盛行一时。“夫刑名之家,皆曰白马非马也”(《战国策·赵策二》)。宋大夫兒说主其说而服齐稷下之辩者(见《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公孙龙著《白马论》加以充分论证,并以此闻名于时:“龙之所以为名者,乃以白马之论尔。”(《公孙龙子·迹府》)公孙龙从“唯谓”正名原则出发,以“实以实其所实而不旷”为标准,认为“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并以“物以物其所物而不过”为标准,进而认为:“求马,黄、黑马皆可致;求白马,黄、黑马不可致。”分析了“白马”与“马”两概念的差异,“使白马乃马也,是所求一也。所求一者,白者不异马也。所求不异,如黄、黑马有可有不可何也?可与不可,其相非,明。”说明“白马”与“马”两概念在外延方面的差别:“以有白马谓有马;谓有马为有黄马,可乎?未可。”后期墨家则反对此说,认为:“有有于秦马,有有于马也”(《墨子·大取》),“白马,马也;乘白马,乘马也”(《小取》)。“白马非马”的论辩,对先秦名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东晋时,白马非马论仍具影响,但已鲜为人通,“此论现存,多有辩之者。辩之者皆不能弘通,故阙而不论也”(张湛《列子·仲尼注》)。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4:58:43